二审判决不服怎么办,必须申请再审么?律师解读除了再审之外的其他6种救济途径
二审输了之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申请再审,但再审的门槛很高,成功率又不足10%,其实除了二审之外,法律上还留了好几条路,对于一些人来讲,再审未必是最佳选择,其他路径说不定更节省时间,更务实。
1、申请程序补正
如果二审判决只是一些小瑕疵,比如赔偿金算错了(如将15300元写成了13500元)、名字写错(张三写成张叁)、日期印错等,或者漏算了几千元误工费等,直接找原审法院申请补正就可以,不用走复杂的再审程序。
2、提执行异议
很多人分不清楚执行异议和再审的区别,再审的对象是判决本身,而执行异议的对象是“执行操作”。
比如,判决让你赔偿5万元,执行的时候却冻结了你10万元,这个是执行错误,一般提执行异议就可以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不需要走再审复杂流程。
3、执行中和解
其实判决只是一张纸而已,真的到了执行阶段,往往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坎坷。于是有时候,在执行阶段,主动和对方协商也不失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有个当事人,公司被判赔200万,执行的时候发现对方急需现金,于是提出“150万一次性付清”,对方为了省时间也就同意了,这样一来,这个当事人保住了公司,对方也快速拿到了钱,实现双赢。
4、提起新的诉讼
如果原审判决的基本事实变了,或者出现了未审理的独立法律关系,那么另起炉灶、开辟新战场,提起新的诉讼,这样就绕开了原判决的局限。
之前有一个合伙纠纷,当事人二审败诉之后,我们发现对方私自截留货款,这是独立的侵权纠纷,另案起诉胜诉之后,反而在执行和解中占据了主动。
打个比方,就像古代攻城,久攻不下,转而切断对方粮道,围魏救赵,说不定更有效。但前提是要避开“重复起诉”,不能就同一事实和诉求反复再告,需要找新的法律关系。
5、申请检查监督
检察院不直接判案,但是能调案卷查阅审判过程,抗诉也是“硬监督”,检察院如果提出了抗诉,法院必须再审;而检察建议是“软监督”,由同级法院自己判断是否需要重审。
6、信访或者向人大等机构反映
这两个渠道不能直接改判,法院不会因为当事人信访就启动再审程序,但如果案子明显不公,或者有违公序良俗的,可能会引起上级关注。
但风险是耗时耗力,还可能被当成“缠访”。这个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比如再审、检查监督都行不通时,可以尝试一下,但是成功率比再审还低。
律师建言:
1、给自己的案子做一个全面体检:小瑕疵找补正,执行错误就提执行异议,核心问题出错了再走再审或检查监督;
2、执行阶段,务实优先,如果能够和解,而且代价不大,就别死等再审,保住财产比干耗着强;
3、别拖延期限:不管是决定要走那个救济途径,一定要先算好到期日期,宁早勿迟,不要糊里糊涂的超期了,否则就十分被动了;
4、如果案子复杂的话,建议先找一个专业的再审律师,对后续整个流程和风险有一个全面理性的料,避免走弯路。
我们的经验:很多案件,尤其是重大复杂案件,因为牵扯因素较多,生机点反而比普通案件要多,这个生机也许不可思议,也许意料之外,但大都存在。
种种不可思议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把法律关系和事实关系分析到位不难破解,但困难在于思维固性以及法律认知不到位。
李金风律师,2000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部队复转军人,已有十余年执业经历。长期专注于处理各种重大复杂的再审及民商事案件。
办案不拘套路,善于突破思维局限、另辟蹊径挖掘出不易被察觉的切入点,常打硬仗,实战经验丰富。
作为外部顾问,时常为其他律师事务所的疑难案件团队提供法理分析与诉讼策略规划,多次给同行律师担任“火线支援”并成功翻盘。多起亿元级民商诉讼与高院再审改判案例。
若你正陷在法律难题里,别着急;
愿意的话,可跟我们谈一下具体情况 —— 说不定就能找到翻案破局的突破口。
李金风再审律师团队:
电话/微信:15300150035、18611686971
QQ号:3935343049